
 
 
9/11
附表二:外科手術費用表 
 
手術名稱 
給付 
百分率
 
手術名稱 
給付 
百分率
A、  腹部和消化系統  鼓室整形術合併乳突切除術 155%
 
剖腹探查術、結腸切開術  65% 鼓室整形術合併三個聽小骨重建術 175%
 
腹膜腔膿瘍引流術  68% 割除耳息肉 10%
 
闌尾膿瘍切開引流術  45% F、 內分泌系統 
 
闌尾切除術  58% 甲狀腺舌咽部囊腫,切開和引流 10%
 
總膽管切開或總膽管造口術,伴有無合併膽囊切開.  101% 甲狀腺全部切除術 97%
 
膽囊切除術  82% 甲狀腺全或次全切除術合併頸部根除術 185%
 
膽囊切開術或膽囊切開引流術  74% G、 眼部 
 
內視鏡:  眼眶內容物全剜除術、合併義眼植入 62%
 
肛門鏡,合併組織切片  10% 表淺性結膜異物移除 10%
 
食道鏡,合併組織切片  23% 深理性、或結膜下、或鞏膜上異物移除 10%
 
胃鏡,合併組織切片  22% 眼外肌創口修復 22%
 
食道鏡及胃鏡,合併組織切片  27% 因青光眼而行鞏膜造廔術及虹膜切除術 78%
 
經皮下穿剌,肝組織之病理檢查  10% 白內障或膜性白內障後水晶體摘除術 78%
 
單純外傷性,肝臟傷口縫合  92% 抽吸式水晶體摘除術 110%
 
胰病變割除  110% H、 骨折 
 
胰切除,伴胰管空腸造口術  140% 指骨 11%
 
胰切除,Whipple 氏手術  222% 掌骨 16%
 
扁桃腺切除術,合併增殖腺切除術  27% 蹠骨 15%
 
深部提肛肌、直腸附近或後直腸膿瘍切開引流術  31% 跗骨 13%
 
小腸或大腸單一或多發病灶的單一剖腸切除術  92% 橈骨 29%
 
經由腹部與會陰的全直腸肛門切除術  155% 尺骨 27%
 
迷走神經切斷和幽門整形,併有無胃造口術  110% 尺骨和橈骨 40%
 
剖腹探查術合併胃造口術及移除異物  78% 腓骨 25%
 
全胃切除術,伴小腸移殖修復  200% 脛骨 40%
B、  截肢和關節切斷  脛骨和腓骨 58%
 
手指或大拇指任何單一關節截除術  25% 肱骨 33%
 
趾、蹠骨、跗骨關節截除術  20% 股骨 53%
 
踝關節截除術  73% 鎖骨 18%
 
腕部截除術  53% 肩胛骨 19%
 
前臂截除術  60% 膝蓋骨 27%
 
小腿截除術  80% 肋骨 10%
 
股骨截除術  87% I、 生殖系統 
 
肱骨截除術  60% 男性: 
 
臗部、骨盤腹部間截除術  330% 睪丸切除術 35%
C、  大腦、神經系統  複雜性攝謢腺切除,膿傷外部引流術 80%
 
顱骨鑽孔術,無合併其他後續手術  48% 女性: 
 
顱骨鑽孔術合併顱內膿瘍或囊腫引流術  135% 陰道黏膜活體組織切片病理檢查 10%
 
開顱探查術,併有無合併顱骨整復  195% 子宮頸切開、子宮頸切除、子宮頸截除 35%
 
開顱術,合併小腦天幕上或天幕下探查  230% 診斷性子宮內膜擴刮術 27%
 
天幕上腦瘤切除術  230% 經腹腔子宮全體切除手術 100%
 
天幕下或後顱窩的腦瘤切除術  240% 經腹腔單一或多個子宮肌瘤摘除術 87%
 
頸椎或胸椎板切開合併脊管探查術 180% 單側或雙側輸卵管截斷 56%
 
椎板切開術:  單側、雙側、部份、全部輸卵管、卵巢切除術 71%
 
因單側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而行 145% 卵巢切除術,合併全網膜切除術 83%
 
因雙側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而行 180% 經由腹腔行子宮切開移除葡萄胎 83%
 
因單側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而行 135% 以擴張和刮除術移除葡萄胎 37%
 
因雙側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而行 170% 輸卵管性子宮外孕,由腹腔或陰道切進 83%
D、  脫臼 J、 血液和淋巴系統 
 
踝關節復位術 17% 脾臟切除術 100%
 
肘關節復位術 17% K、 心臟和循環系統 
 
指骨、掌復位術 17% 心臟切開術和異物移除 200%
 
顳、下頷關節復位術 12% 心肌切除術 250%
 
膝蓋骨復位術 17% 心肌梗塞後造成心室中隔缺損修補術 300%
 
胸、鎖骨復位術 18% 單一瓣膜置換術 290%
 
距骨、跗骨、蹠骨復位術 13% 二個瓣膜置換術 330%
 
腕關節復位術 17% 三個瓣膜置換術 500%
E、  耳 L、 呼吸系統 
 
針刺式鼓膜穿刺術 10% 肺切除,伴胸廓整形術,或切除重建胸壁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