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000 篇「元大人壽永福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終身保險附約」相關文章
富邦產物
富邦產物
a0*********投保規劃
關於憂鬱症理賠調閱病歷
本人今年2月因憂鬱症看診,醫生建議住院,因此住院了4週,現在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要求我停供住院期間的病歷摘要以及護理照護紀錄(護理照護紀錄病歷摘要上有寫到國中時因情緒低落夢遊就診過),因此保險公司現在要求我提供調閱病歷同意書,請問我可以拒絕提供嗎?(保險公司要求調閱的日期區間超過20年這樣是合理的嗎?)為什麼會想拒絕提供,第一個是擔心此次理賠被刁難不賠並且影響到事後所有保單契約的理賠,第二個部分是個人覺得即便我在國中曾經因為看過身心科,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此次憂鬱症與國中的病歷具有連帶關係,我也是這次憂鬱症醫生說要住院我才知道我20年前看過身心科那一次,直到現在我仍然想不起來我有去看過,甚至我懷疑病歷日期有誤,因為我推算20年前那時候年紀的我正處於半工半讀工作極度忙碌沒有失戀沒有談戀愛沒有挫折不知道我自己是基於什麼情況看診。除了我遺忘的20年前身心科紀錄以外,我自己只有印象23歲之後確實有幾次有去診所看過身心科,都是單次就診拿藥,20年來總看診次數到現在不到10次,並且都是投保之後隔好幾年了。我的保單投保日期一個是20年已期滿目前附約繳費中,一個是終身醫療繳費16年了。如果保險公司覺得是既往疾病,一個憂鬱症的人可以多年都不看診不吃藥還或了快20年嗎?這些是我的疑問;因為此次申請理賠的關係加上我剛出院病情並還沒穩定已經焦慮到有點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原本逐漸好轉的病情現在吃藥完還是蓋不住慌亂,問了業務,業務說此次理賠可能要耗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請有相關經驗的人分享,感謝您們附註:我擔心的是未來如果因為憂鬱症死亡或者住院或者重大傷病,保險公司都會以是既往疾病而不賠,但是我覺得當初買保險就是為了一份保障,如果之前有看過身心科,醫生說是憂鬱症,但是過程長達10年以上沒就診,當初投保前即便有就診紀錄也就一次或兩次,難道一次憂鬱症即便多年都沒看診了,相隔20年了以保險來說還是屬於既往症嗎?醫生如何以只看診一次兩次就判這個人憂鬱症…謝謝
回應12
雪倫保險觀念
2025保單規劃方向:你不能錯過4大關鍵趨勢
隨著通膨壓力、醫療成本提升,以及社會結構變遷,2025年的保險規劃出現了新的趨勢。如果你正準備檢視自己的保障或為家人做長期規劃,以下4大方向將是你不可忽視的關鍵: 🔍 1. 醫療實支實付進入「高自費」時代 健保給付逐年緊縮,加上民眾對「更好醫療品質」的需求升高,許多療程、病房與特殊材料都需自費。 ✅ 建議:檢視現有實支實付額度是否足夠,尤其注意「每次上限」與「每年總額」的設計,並留意是否可續保至高齡。 👶 2. 新生兒保單提早規劃成為趨勢 越來越多家長選擇在孩子出生前三個月就預先準備保單。少子化時代下,給孩子最好的起點,是從完整的醫療與意外保障開始。 ✅ 建議:選擇附加型保單搭配高CP值醫療保障,不僅預算彈性,也能隨孩子成長逐步調整。🧓 3. 長照險與高齡規劃納入主流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能與長期照護議題日益受關注。許多保險公司推出「可月領」或「失能分級給付」設計的新型保單。 ✅ 建議:提早規劃長照險或失能險,將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家人最深的愛。🧾 4. 稅務與資產傳承搭配保單操作 高資產族群更關注如何「合法節稅」、「保全資產」,保單作為遺產分配、稅務規劃的工具,在2025年將有更多「功能性設計」的商品推出。 ✅ 建議:可與稅務顧問或保險顧問合作,透過人壽保險、年金險搭配信託,建立屬於自己家庭的財富防護網。2025的保險,不只買保單,更是買「策略」保險不再只是保障,更是人生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單身、為人父母,或是準備退休,及早規劃、彈性調整、定期檢視,才能在不確定的時代中,為自己與家人留下一份確定的安心。🔗 想知道你是否買對保單?歡迎預約免費保單健檢! 📩 歡迎追蹤雪倫,一起成為「有保、有備」的一族!
回應11
富邦產物
富邦產物

Finfo 保險討論區

對保險有任何的問題,你可以在這裡詢問眾多專家的意見,若對回覆的用戶有興趣,可以點擊「傳送訊息」進一步跟他聊聊。

使用過程中 Finfo 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

我要發問
富邦產物
發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