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投保規劃
35歲 女 加保癌症險評估+尋台中保險業務員(補充保險存摺)
1.111年有請保經朋友幫忙補強台灣人壽愛無慮癌症險100萬(之前沒有癌症險,有重大傷病200萬),但主約幫我規劃新好易保一年期壽險200萬,最近發現主約後期保費非常驚人,預計將主約保額降到最低30萬,但不確定是否會影響附約癌症險保額也要降低,如果會的話,可能要另外投保癌症險2.如果需要再買癌症險,目前有意規劃遠雄,主要是後期保費比較平易近人但經審閱自己的健保紀錄,發現以下健告問題:(1)2個月內有牙醫就診紀錄(上載侵襲式牙周炎),但我是自費矯正回診而已,只是我的診所都會收健保卡,這要告知嗎?(2)1年內有西醫就診紀錄,上載「非傳染性胃腸炎及結腸炎」,我印象中就是腸子脹氣去看診,不是胃炎,但是健告書有寫胃炎要告知,我有點搞不清楚這要不要告知(3)請問綜合以上狀況,我還要加保嗎?3.想要找適合的業務,希望是(1)保經、非單一保險公司(2)願意連同我之前投保保單一起協助理賠,並且願意積極協助理賠(3)可以協助滾動式調整、檢視我的保單,配合調降保額或補強(4)重視專業性,願意跟我一起探討討論,而非人情壓迫式希望我概括承受規劃內容(5)台中(北屯附近更好)->因之前幫我規劃保險的朋友不願意一起協助我理賠早期我買的罐頭保單,有問題大概約一周後才會得到答案(還是不停跟追的前提下才回),我也很困擾,目前希望尋覓有緣的業務員!------------------------------------補充業務員的問題1.想先請問目前非傳染性胃腸炎及結腸炎是否已痊癒?是,最後一次看診紀錄是去年12月2. B.M.I有在18.5-24的範圍內?25.13.舊保單有理賠紀錄嗎?有,拔智齒+皮膚切片手術(痣)4.預算是多少呢? 1萬上下
回應13
ex***********投保規劃
【更新附約資訊】想了解目前的投保項目還有什麼不足
不好意思 目前我有以下保單 另外想問我還有什麼不足希望大家可以多提出自己的看法讓我參考 謝謝不好意思 剛剛整理主約跟附約的部分 請大家參考 5875785.jpg 244.07 KB【所有保障內容如下】壽險身故 250 萬壽險終身保障 90歲時 662.4 萬完全失能 200 萬失能扶助 年給付 1.5 萬重大疾病 特定傷病 看護每日 500 元 意外意外身故 30 萬意外身故 含壽險 280 萬意外失能 30 萬骨折醫療 最高 10.5 萬特定手術/處置 最高 7.5 萬關節脫臼手術 最高 4.5 萬創傷縫合處置 最高 2,000 元意外傷害失能裝置/附屬品 最高 8 萬 住院醫療住院醫療定額給付保障加總住院病房 每日 5,500 元長期住院 每日另給付 1,125 元 ~ 1,750 元海外住院 每日另給付 1,000 元加護/隔離病房 每日另給付 2,000 元燒燙/灼傷病房 每日另給付 1,000 元住院手術 每次 2.5 萬 ~ 12 萬門診手術 每次 1.25 萬 ~ 8.25 萬特定重大手術 最高另給付 2.5 萬手術 每年最高限額 35 萬重大手術看護 每日 500 元住院前、後門診 每日/次 125 元醫療轉送/救護車 2,000 元出院/居家療養 每日 750 元住院醫療實支實付保障加總病房費限額 每日 2,000 元加護病房費限額 每日另給付 500 元手術病房費限額 每日另給付 250 元住院手術費 每次限額 1,125 元 ~ 22.5 萬住院醫療費用/雜費限額 11.5 萬 ~ 47.5 萬住院前後門診限額 每日/次 500 元急診醫療限額 5,000 元重大手術雜費限額 最高 7.5 萬轉換定額型病房費 每日 2,000 元轉換定額型門診手術費 每次 1,500 元 防癌癌症身故 20 萬癌症身故 含壽險 270 萬初次罹患原位癌/癌症(初期) 4 萬初次罹患癌症/侵襲性癌症/癌症(重度) 40 萬癌症住院 每日 2,400 元原位癌/癌症(初期) 手術 每次 1.2 萬侵襲性/癌症(重度) 手術 每次 6 萬門診醫療 每日/次 2,000 元住/出院療養 每日 1,600 元 另外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 甲式好像也快到期了,有沒有推薦哪間 目前是台灣產物保險住宅火險467萬地震基本150萬保費2145元以上 謝謝各位
回應22
雪倫保險觀念
2025保單規劃方向:你不能錯過4大關鍵趨勢
隨著通膨壓力、醫療成本提升,以及社會結構變遷,2025年的保險規劃出現了新的趨勢。如果你正準備檢視自己的保障或為家人做長期規劃,以下4大方向將是你不可忽視的關鍵: 🔍 1. 醫療實支實付進入「高自費」時代 健保給付逐年緊縮,加上民眾對「更好醫療品質」的需求升高,許多療程、病房與特殊材料都需自費。 ✅ 建議:檢視現有實支實付額度是否足夠,尤其注意「每次上限」與「每年總額」的設計,並留意是否可續保至高齡。 👶 2. 新生兒保單提早規劃成為趨勢 越來越多家長選擇在孩子出生前三個月就預先準備保單。少子化時代下,給孩子最好的起點,是從完整的醫療與意外保障開始。 ✅ 建議:選擇附加型保單搭配高CP值醫療保障,不僅預算彈性,也能隨孩子成長逐步調整。🧓 3. 長照險與高齡規劃納入主流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能與長期照護議題日益受關注。許多保險公司推出「可月領」或「失能分級給付」設計的新型保單。 ✅ 建議:提早規劃長照險或失能險,將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家人最深的愛。🧾 4. 稅務與資產傳承搭配保單操作 高資產族群更關注如何「合法節稅」、「保全資產」,保單作為遺產分配、稅務規劃的工具,在2025年將有更多「功能性設計」的商品推出。 ✅ 建議:可與稅務顧問或保險顧問合作,透過人壽保險、年金險搭配信託,建立屬於自己家庭的財富防護網。2025的保險,不只買保單,更是買「策略」保險不再只是保障,更是人生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單身、為人父母,或是準備退休,及早規劃、彈性調整、定期檢視,才能在不確定的時代中,為自己與家人留下一份確定的安心。🔗 想知道你是否買對保單?歡迎預約免費保單健檢! 📩 歡迎追蹤雪倫,一起成為「有保、有備」的一族!
回應10

Finfo 保險討論區

對保險有任何的問題,你可以在這裡詢問眾多專家的意見,若對回覆的用戶有興趣,可以點擊「傳送訊息」進一步跟他聊聊。

使用過程中 Finfo 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

我要發問
發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