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000 篇「台新人壽住院醫療費用健康保險附約」相關文章
mi******保單健檢
保單健檢後增加的內容是否適合
上個月有來詢問舊保單內容欲調整新增,但內容各家都有利弊,請問下面欲新增的內容是否適合或還需要調整? 謝謝~1. 舊保單內容中國人壽(87年): 登峰終身保險-平準型(50萬)、防癌終身(CRA)-個人型(2單位)、新康泰綜合住院醫療(NCH)(10單位)、意外傷害保險附約(RPA)(127萬)、意外傷害醫療附約(RMR)(3萬元)宏泰人壽(95年): 經典人生終身壽險(5萬)、終身醫療保險附約己型(1500)台灣人壽(109年): 新珍好心180照護終身健康保險(100萬)、新住院醫療保險附約(HNRC)(計畫一)2. 欲新增內容(補醫療跟意外實支、重大傷病跟防癌)A. 全球人壽:DDB(30萬)+XDE(70萬)+XCH(1單位)-> DCE沒有包含心臟所以改用DDB補強這樣應該比較好? -> XCH在跟富邦的PCC4比較,那個較完整適合? B. 富邦人壽:OLA5(10萬)、ADE(100萬)、AHI(20單位)、PCC4(1單位)、CMR(10年30萬)-> XCH在跟富邦的PCC4比較,那個較完整適合? -> 因為富邦附約都是保證續保,而且主約給付後付約一樣有效,所以保個小額壽險當主約然後增加下面的附約作保障,這樣考量好嗎?C. 台灣人壽:新增 HNRD自負額(計畫一)、長安傷害險100萬、龍好意5萬另外因為我的醫療到75歲以後就沒有了,有在評估富邦的HKR3(1千) 或全球的PHB(20單位),這兩個那個較有優勢呢? 謝謝~
回應12
富邦產物
富邦產物
富邦產物
雪倫保險觀念
2025保單規劃方向:你不能錯過4大關鍵趨勢
隨著通膨壓力、醫療成本提升,以及社會結構變遷,2025年的保險規劃出現了新的趨勢。如果你正準備檢視自己的保障或為家人做長期規劃,以下4大方向將是你不可忽視的關鍵: 🔍 1. 醫療實支實付進入「高自費」時代 健保給付逐年緊縮,加上民眾對「更好醫療品質」的需求升高,許多療程、病房與特殊材料都需自費。 ✅ 建議:檢視現有實支實付額度是否足夠,尤其注意「每次上限」與「每年總額」的設計,並留意是否可續保至高齡。 👶 2. 新生兒保單提早規劃成為趨勢 越來越多家長選擇在孩子出生前三個月就預先準備保單。少子化時代下,給孩子最好的起點,是從完整的醫療與意外保障開始。 ✅ 建議:選擇附加型保單搭配高CP值醫療保障,不僅預算彈性,也能隨孩子成長逐步調整。🧓 3. 長照險與高齡規劃納入主流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能與長期照護議題日益受關注。許多保險公司推出「可月領」或「失能分級給付」設計的新型保單。 ✅ 建議:提早規劃長照險或失能險,將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家人最深的愛。🧾 4. 稅務與資產傳承搭配保單操作 高資產族群更關注如何「合法節稅」、「保全資產」,保單作為遺產分配、稅務規劃的工具,在2025年將有更多「功能性設計」的商品推出。 ✅ 建議:可與稅務顧問或保險顧問合作,透過人壽保險、年金險搭配信託,建立屬於自己家庭的財富防護網。2025的保險,不只買保單,更是買「策略」保險不再只是保障,更是人生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單身、為人父母,或是準備退休,及早規劃、彈性調整、定期檢視,才能在不確定的時代中,為自己與家人留下一份確定的安心。🔗 想知道你是否買對保單?歡迎預約免費保單健檢! 📩 歡迎追蹤雪倫,一起成為「有保、有備」的一族!
回應11
富邦產物

Finfo 保險討論區

對保險有任何的問題,你可以在這裡詢問眾多專家的意見,若對回覆的用戶有興趣,可以點擊「傳送訊息」進一步跟他聊聊。

使用過程中 Finfo 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

我要發問
富邦產物
發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