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出國防疫要注意:入境疫苗認證與旅遊平安險

2022 年下半年開始,許多國家開始放寬旅客入境的條件,對於疫苗及入境後的檢疫證明的要求明顯降低,許多地方甚至入境後不用再進行隔離,台灣在 2022 年 10 月 13 日以後,對於入境我國後的隔離條件也寬鬆許多,讓許多人出國可以不用再計算...

在〈2025 年出國防疫要注意:入境疫苗認證與旅遊平安險〉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班機延誤怎麼辦?處理守則、申請文件看這些

出國最怕遇到班機延誤,所有計劃輕易就被打亂,也因為無法準時抵達目的地,後續還會影響到自己能否在預定時間領取租車,另一方面又擔心行李在轉換班機的過程中,或許會跟自己的班機抵達時間有落差,領不到車子、拿不到行李……遇到這麼多麻煩,處理起來已經很...

在〈班機延誤怎麼辦?處理守則、申請文件看這些〉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巴氏量表是什麼?長照險理賠標準又是什麼?

巴氏量表是一種用來評估日常生活功能的評估量表,在台灣,巴氏量表是申請長照險理賠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勞動部認定失能等級的參考依據。了解巴氏量表評分標準,有助於規劃長照需求,想更清楚巴氏量表與長照的關聯的話,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巴氏量表是什麼...

在〈巴氏量表是什麼?長照險理賠標準又是什麼?〉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主約結束時附約怎麼辦?你知道附約延續條款嗎?

在投保保險時,除了主約之外,還可以加購附約,以獲得更全面的保障。不過,如果主約終止,附約也會跟著失效。許多主約終止的時候,附約其實還可以保障幾十年。許多人想要的是長久擁有附約的保障,那有沒有辦法可以讓附約不因主約終止而跟著失效呢?今天就來介...

在〈主約結束時附約怎麼辦?你知道附約延續條款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不一樣!選擇哪一種比較好?

癌症與心臟疾病是台灣人常見死因,治療費用可能高達數十萬元。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都是針對嚴重疾病提供一次性理賠的保險,但兩者在保障範圍、理賠條件等方面有所差異。想知道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兩者具體差別的話,就點開這篇文章吧! 台灣人常見死因...

在〈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不一樣!選擇哪一種比較好?〉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保險等待期是什麼?你知道這段期間內發生事故不能賠嗎?

並不是所有的保險在投保後都能馬上就能獲得保障,如果商品中含有「等待期」的敘述,則需經過一段後發生的事情,才能申請理賠。等待期是保險公司為了防止帶病投保而設立的,目的是避免有人在罹患疾病或發生意外後才投保,以獲得保險理賠。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

在〈保險等待期是什麼?你知道這段期間內發生事故不能賠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健保 3343 簡單解析,手術理賠有什麼限制

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健保)是民眾的基本醫療保障,但健保的給付範圍有限,有些醫療費用需要自費,因此,許多民眾會投保醫療險,以補充健保的不足。不過,你知道醫療險如果出現「3343」這組數字是什麼意思嗎?它可是會影響理賠的關鍵資訊!想知道「33...

在〈健保 3343 簡單解析,手術理賠有什麼限制〉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健保 226 處置有哪些?常見的健保 226 項目一次看懂!

說到醫療行為,很多人會想到手術。然而,並不是買了醫療險以後,你動任何一種手術都會理賠,甚至,有些你以為是手術的醫療行為,在保險角度卻不算是真的「手術」,可能只是「處置」。而這就跟我們今天要講的健保 226 大有關係,有興趣了解的話就繼續看下...

在〈健保 226 處置有哪些?常見的健保 226 項目一次看懂!〉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金管會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與影響

實支實付醫療險是許多人購買的保險商品之一,它可以幫忙支付醫療費用,包括醫療雜費、醫師診察費、手術費等。然而,在 2023 年年末,金管會宣布將要實施實支實付醫療保險改革,理賠方式也隨之改變,引發了實支實付醫療險的購買潮。今天就來講講究竟實支...

在〈金管會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與影響〉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手術 227 條款是什麼?實支實付要注意?

原來不是動了手術就可以理賠?醫療保險理賠項目有手術,每家保險公司認定的手術範圍卻不盡相同!當我們討論到醫療保險時,常常會看到或聽到「健保 227」這個名詞,到底「健保 227」是什麼?它居然能夠決定保險理賠?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了解「健保 2...

在〈手術 227 條款是什麼?實支實付要注意?〉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