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無論是小型刮撞還是嚴重碰撞,這些事故可能對參與其中的各方造成傷害和損失。為了保護我們自己和他人,在汽車保險中,有一種特別設計的保險產品:第三人責任險附加駕駛人傷害險。這種保險針對駕駛在意外事故中的傷害提供保障,旨在也為駕駛提供保障機制。
目錄
駕駛人傷害險是什麼?需要加保駕駛人傷害險嗎?
對保險公司來說,所有人會分為車內的駕駛、乘客,以及車外的其他人。車內駕駛會稱為「第一人」,車內乘客會稱為「第二人」、車外的其他人則會稱為「第三人」。如果不幸發生車禍,除了人可能會受到傷害外,還有可能有財物損失,在車禍中最常見的財物損失就是車子毀壞。
所以一場車禍中,有 4 種可能成為理賠對象的目標:車內駕駛(第一人)、車內乘客(第二人)、車外其他人(第三人)、車。
下面是現在常見的汽車保險類型的理賠對象,透過表格可以清楚看到:大部分汽車險險種理賠對象都沒有駕駛。也就是說,今天如果讀者發生車禍,身為駕駛的讀者也非常有可能在車禍中受傷,卻沒有辦法透過汽車險得到駕駛人傷害的相關理賠。
保險種類 | 理賠對象 |
---|---|
強制險 | 車內乘客、車外第三人 |
第三人責任險(體傷) | 車外第三人 |
超額責任險 | 車外第三人及對方的車子 |
車體險 | 我方車子 |
Finfo |
因此,才會有「駕駛人傷害險」的選項出現!如果加保了駕駛人傷害險,當交通事故造成駕駛死亡、失能或是受重傷時,相關的支出將由保險公司負擔。總而言之,駕駛人傷害險便是針對駕駛的人體傷害的保障。
駕駛人傷害險怎麼選?差別差在哪?
不論你進到哪一家公司的車險試算頁面,通常都會發現不只一種駕駛人傷害險可以選。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說明各種駕駛人傷害險的不同差異,讓你可以更快速地做選擇。
駕駛人傷害險保障範圍
當車子發生事故時,常見的情況可分為「自撞」和「車碰車」。自撞指的是車子撞到電線桿、樹等物體,沒有其他車輛涉入,有些保險公司也會將這清況稱為「車碰物」;車碰車則是兩車(含)以上相撞。駕駛人傷害險主要保障的範圍,通常就是在這兩種情況下,駕駛若受傷、失能或身故時所能獲得的保障。
有些保險公司的駕駛人傷害險同時包含自撞(車碰物)跟車碰車兩種情況,例如國泰。有些保險公司除了包含兩種情況的類型,有另外再提供只針對一種情況的駕駛人傷害險,例如富邦產險的單一事故駕駛人傷害險,保障範圍只有自撞(車碰物),沒有保障車碰車的情況。
駕駛人傷害險保障對象
再來是駕駛人傷害險的駕駛也有限定條件:如果駕駛人傷害險的險種名稱後方有「限車主」的文字,就代表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只能是行照上的車主。也就是說,就算今天開車的人是車主的親朋好友,用車也有經過車主同意,但如果當時投保車險保的是駕駛人傷害險(限車主),當發生自撞或車碰車的汽車意外事故時,車險也無法提供駕駛醫療保障。
相對地,如果駕駛人傷害險的險種名稱後方有「不限車主」的文字,那駕駛人傷害險的駕駛除了車主以外,只要是有記載在被保險人名冊上、且經車主同意使用的家人及友人,當發生自撞或是車碰車的交通事故時,駕駛不是車主,但是是符合條件的友人,駕駛人傷害險也會提供友人醫療保障。
駕駛人傷害險理賠項目
駕駛人傷害險的理賠項目:因交通事故而身故、失能或受傷(而需要醫療的花費),遇到以上情況,保險公司就會理賠相應情況的保險金。
因交通事故而受傷的醫療保障部分,通常可以選擇使用傷害醫療實支實付或是醫療住院日額。有保險公司可以兩個都選,例如新光產險。不過,大多數的保險公司只能在傷害醫療實支實付或是傷害醫療住院日額選一個。
駕駛人傷害險特點總結
- 駕駛人傷害險保障範圍
- 同時保障自撞(車碰物)跟車碰車的情況
- 只針對自撞(車碰物)或車碰車其中一種情況
- 駕駛人傷害險保障對象
- 限車主:僅行照上的車主
- 不限車主:除了車主,還有記載在被保險人名冊上、且經車主同意使用的家人與友人
- 駕駛人傷害險理賠項目
- 傷害醫療實支實付或是醫療住院日額擇一
- 可以同時有傷害醫療實支實付及醫療住院日額的理賠金
駕駛人傷害險通常是這三種元素組合,像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駕駛人傷害險(限車主),保障範圍是同時保障自撞(車碰物)跟車碰車的情況,保障對象僅限行照上的車主,理賠項目則是身故、失能以及傷害醫療,而傷害醫療僅有傷害醫療實支實付。
適合加保駕駛人傷害險的條件
如果你是車子的主要駕駛,而且通常不會將車借給他人使用,那還需要投保駕駛人傷害險嗎?其實,車子不常借別人開的人更適合投保駕駛人傷害險!
如果你作為駕駛,不幸遇到車禍而受傷,後續進行治療時,便需要支付醫療費用。加保駕駛人傷害險,可以提供駕駛在事故中遭受傷害的保障,包括醫療費用、住院費用和失能津貼等,幫助你減輕醫療負擔,你更能夠安心養傷,不用在治療過程中還要擔心醫療及日常花費。
這時的你就可以選擇加保駕駛人傷害險(限車主),保障對象僅限行照上的車主,不包含車主的親人、好友。因為保障對象較少,保費相對也較低,是很好入手的選擇。
另外,假如有天狀況改變,你臨時要把車子借給親朋好友、合作夥伴或其他信任的人使用,那麼,加保駕駛人傷害險(不限車主),並且在投保車險時,將這些可信任的人加入駕駛被保險人名冊,就能確保借用者在駕駛時也能受到保障。
可以想想未來三到五年的人際關係,如果跟家人或是朋友同住,其實車子外借的機率是高的,那或許你就可以改為選擇駕駛人傷害險(不限車主),保障對象就能夠擴及到自己的親朋好友。
👉 車險原來要先保人再保車?先保對方再保自己?想弄清楚車險投保重點的看這篇!
駕駛人傷害險的投保金額考量
如果想要加保駕駛人傷害險,投保金額最好超過 500 萬,這是因為失能等級表的機制設定。失能等級表是依照受傷部位做出不同的保額給付比例。例如雙手十指失去機能是第五級失能,你就只能拿到 60% 的保額,而不是當初投保時全部的保額。
也就是說,就算你受到的傷害對日後的生活可能造成嚴重影響,例如雙手十指都還在,但都已經失去功能,可能因此無法回到原有工作崗位,就少了支持日常書活的經濟來源,後面可能還需要長時間的醫療治療。然而,失能等級表並不計入日後的損失。所以,這對事主生活中更後續的治療或日常開銷是沒什麼幫助的。
因為失能等級表的評估方式,就算駕駛在事故中受到的傷害非常嚴重,嚴重到已經是失能的狀態,駕駛仍然很有可能拿不到 100% 的保額。因此,將保額拉高,是希望碰上其他等級的失能狀況也能獲得一定金額的理賠金,對後續實務上的幫助才更大。
為了確保在這種情況下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醫療費用、康復和生活費用,建議投保金額應超過 500 萬。這樣一來,你可以更有信心地應對不幸事故帶來的後果,且千元不到就可以有這百萬保障!
讓我們用新安東京海上產物替大家試算年齡介於 30 到 59 歲之間的女性,3 年以上未肇事,車型是 2021 Toyota Altis(74.5 萬),記得輸入資料時同時輸入 Finfo 優惠代碼「FINFO」,在新安東京海上產物加購第三人駕駛人傷害險附加條款,選失能或身故 500 萬、住院醫療日額 2,000 元,原本保費定價為 976 元,搭配 Finfo 優惠碼「FINFO」網路優惠價只要 799 元!
看更多車險文章:
👉 2025 全台汽車險推薦一覽 (強制險, 第三人, 超額, 車體險解析)
👉 2025 汽車險介紹總整理,新手也能看懂的便宜搭配比較表
👉 車險種類推薦攻略!深入剖析基本種類與綜合試算